//
2024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瑞士轮阶段在柏林激战正酣,而就在全球总决赛开赛之前,一则关于“某电竞俱乐部中单选手因出境限制可能无法参加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新闻在电竞圈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和热烈的讨论。
事件起因系即将代表中国大陆地区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出战全球总决赛的某俱乐部中单选手,因与前俱乐部的合同纠纷,在二审审理过程中被该前俱乐部向法院申请限制出境[1],导致其可能无法参加于2024年九月底至十一月初在柏林、巴黎、伦敦三城举办的2024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作为手握一个全球总决赛冠军和多个联赛冠军的明星中单选手,该选手的缺席无疑将对现俱乐部出征全球总决赛的战力造成重大减损。就在现俱乐部紧急向联盟申请,临时租借其他选手组队出征之际,该选手向法院提供了保证金解除了出境限制[2],赶上了前往总决赛的末班车。
由于该选手与前俱乐部的合同纠纷尚在二审审理过程中,暂无法从公开渠道了解案件的事实情况和争议焦点,关于该事件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引发了各种猜测和讨论,又一次让电竞俱乐部和选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了关注焦点。
一、电子竞技——不容小觑的
“新生力量”
相较于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电子竞技无疑是一股新生力量。自1996年中国大陆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投入运营起,我国电子游戏产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发展了起来。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宣布电子竞技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至今也不过二十余载。
虽为新生力量,但电子竞技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却不容小觑。特别是自2016年起,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手游产业的爆发、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电竞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现如今,我国企业日渐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头部电子竞技游戏的研发制作和运营之中,同时在移动电竞游戏及赛事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继续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东南亚等地区举办的赛事影响力正在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电竞工委主任委员唐贾军先生在2023年12月20日举办的“2023年度中国电竞产业年会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3](“《2023电竞产业报告》”),2023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8亿人,产业收入为263.5亿元人民币。电子竞技在2023年9月首次以正式比赛项目亮相亚运赛场,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将于2025年在沙特阿拉伯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电竞产业的发展。
二、俱乐部与选手——难断是非的
“恩怨纠葛”
伴随电竞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来的不仅有大量资本的涌入、狂热粉丝的追捧、媒体舆论的关注、日益增长的收入,还有日渐频发的各类矛盾和纠纷。而其中电竞俱乐部和电竞选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此间恩怨纠葛,是非难断。
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的法律关系应以双方签署的书面合同为准。但当前业界对于该等合同的法律性质,即俱乐部与选手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还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复杂的综合性法律关系仍存在一定争议。而如何认定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的法律性质将直接影响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争议的解决。
根据电竞产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实践,结合我们的业务经验并参考其他类似行业的惯例,我们认为,将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认定为综合了代理、居间、经纪等多重法律性质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综合性合同更符合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关系的实质,也更有利于阐释和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争议。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被认定为劳动合同,需要在设置合同条款时注意规避可能与劳动关系混淆的条款,如涉及俱乐部的劳动管理制度、员工手册等规则、劳动记录和奖惩办法等。
三、是选手亦是主播——无法回避的
“双重身份”
根据《2023电竞产业报告》,我国2023年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中内容直播收入占比高达80.87%,而成为游戏主播也是职业电竞选手退役后除了担任教练和赛事解说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再就业”途径。由于电竞选手不可避免地多了一重“网红主播”身份,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除了包含赛事相关约定外,也需要包含经纪公司与网红艺人之间惯常所需的条款约定。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就电竞选手与俱乐部的合同中最需要关注的几点核心条款内容略作探讨。
参加比赛/训练条款
参加比赛及日常训练是电竞选手的职业日常,是电竞选手与俱乐部应在合同中约定的最基础事项,也是应当最大限度减少争议空间的条款之一。在合同有效期内,选手应参与的具体赛事,是否允许选手自行或由俱乐部组织参与其他赛事甚至是其他游戏,选手参与日常训练的时长及参与训练的内容,俱乐部如何决定和调整选手的参赛安排,参赛和训练需要遵守的制度和规则,俱乐部为选手提供的训练条件、训练环境、后勤保障等,均需要选手和俱乐部结合自身需求在合同中尽可能予以明确约定。
合同期限及转会/解约条款
不同于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电竞选手的职业周期较短[4]且竞技水平可能波动较大,因此,电竞选手和俱乐部倾向于以特定赛季为周期(一般为1-2个赛季)签署合同,而非签署长期合同,为双方提供更灵活的调整空间。赛季结束后,俱乐部可以结合其当赛季的表现及下一赛季的计划重新挑选、组合适合的选手阵容,而选手也可以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选择更合适的俱乐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参赛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待遇。而在合同到期后,俱乐部是否享有优先续约权,以及享有优先续约权的具体条件如何,双方亦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与合同期限相关的另一核心条款为转会/解约条款。除了法定可解除合同的情形[5]外,合同中明确约定俱乐部和选手各自可单方面解除合同(包括选手转会、解约金等条款)的情形以及合同解除后各相关事项的处置方式,亦是关系到俱乐部和选手切身利益的必备重要条款。此外,由于俱乐部培养电竞选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在选手转会时要求获得一笔转会费已是电竞行业的惯例。选手的转会费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各方基于选手的竞技水平、年龄、合同剩余年限、商业价值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进行博弈的结果。
商务经纪条款
电竞选手的价值远不止其参加比赛为俱乐部取得的成绩,直播收入、赞助收入、品牌代言收入均为俱乐部和选手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俱乐部为选手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经纪运营、最大限度挖掘选手的商业价值符合双方的利益。俱乐部往往会在与选手签署合同时取得选手商务经纪的独占性代理权,即在合同有效期间,俱乐部有权独占性地为选手安排各类商务活动,选手应当予以配合。为避免争议,需要在合同中对商务活动的边界、选择、确认、参与等决策与执行流程,以及宣传推广资源的投入等进行明确约定。同时,也要关注电竞选手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期限和俱乐部签署的关于选手的商务合同合作期限的同一性问题。实践中就曾发生过某电竞选手因其俱乐部代表其签署的与平台的独家直播合同未到期且无法解除而导致其无法转会至其他俱乐部的情形。
收入及结算条款
合同中需要明确约定选手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及奖金和其他奖励自不待言,基于电竞行业的特性和前述商务合作条款,直播、代言等商务活动产生的收入的分配和结算亦是合同重要条款之一,包括分配基数是商务活动合同取得的收入还是从收入中扣除相关成本和费用之后的净收益、具体的分配比例、结算周期、税费扣缴、选手是否有委托第三方核查和审计与结算相关的合同、票据、付款凭证等数据和文件的权利等,均需要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账号及知识产权归属条款
电竞选手使用的账号通常包括游戏账号和社交媒体账号。根据目前的行业惯例,电竞赛事主办方会向参赛选手提供比赛专用账号,而选手的个人游戏账号由选手个人注册、使用,俱乐部通常不会参与选手个人游戏账号的使用和运营。就社交媒体账号,提供账号及服务的平台通常会规定账号的所有权归平台所有,用户注册账号取得账号的使用权及相关财产性权益。电竞选手作为网红主播和公众人物,其社交媒体账号亦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且出于宣传推广和商业价值最大化之需要,该等社交媒体账号可能由俱乐部及选手共同运营,包括由专业的团队协助选手制作、管理、发布内容、进行必要的投流推广等。因此,合同中需要对账号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账号的运营和管理权限、在选手离开俱乐部时账号以及账号中发布内容的处置方式等进行明确约定。
同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与选手相关的文字作品、摄影/美术作品、录音录像制品、视听作品等各种内容,也会涉及选手的姓名(包括本名和职业ID、社交媒体账号ID)、肖像、声音,以及俱乐部的名称、商标、品牌、logo等的使用。由俱乐部制作并发布在俱乐部官方账号的内容的知识产权通常归俱乐部所有,但俱乐部投入创制作的发布在选手个人账号的内容,如合同无明确约定,其知识产权归属可能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就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俱乐部和选手各自的使用权限及限制、就各自拥有的权利给予对方的授权、选手离开俱乐部后已发布的内容双方是否可以在其各自账号上继续保留和如何继续使用等,均需要在合同中逐一明确约定。
言行规范条款
除了作为电竞选手需要遵守赛事相关行为规范外,作为公众人物,电竞选手和俱乐部(包括俱乐部工作人员)亦需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道德规范,起到良好的模范引领作用。如果选手或俱乐部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或道德规范、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发表不当言论、假赛等),均有可能影响后续的参赛、运营、收益,甚至有可能直接影响选手及/或俱乐部的职业生涯及未来发展。实践中也不乏因发表不当言论、假赛等被平台禁言、被赛事主办方禁赛、被处以罚款的案例。因此,双方均需要考虑在合同中设置必要的条款约束双方的言行,并约定存在不当行为的一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影视剧、各类长/短视频(包括直播)、游戏、竞技体育,通过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活动,我们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享受乐趣,寻求慰藉。而结合了竞技属性和娱乐属性的电子竞技项目,也早已在竞技体育和文娱活动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不可或缺,未来可期。随着电竞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各从业主体之间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复杂化必然也会引发更多更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需要专业法律服务团队的参与,为保护参与电竞产业的各方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笔者和团队也将持续关注电竞产业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市场发展、业务实践,继续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