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2024年度
必看佳作
好书清单

它拥有魔法,带你穿越沙丘、遨游海洋
它好似密友,陪你尝遍苦乐、历尽繁花
它化身圣贤,使你震撼于历史更迭,深感文明之进步
……
一本好书,亦师亦友,既开拓视野,更启迪心灵。我们精选了几本好书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来一段“book思议”的阅读之旅。
书名:《Money Machine: A Trailblazing American Venture in China》
作者:Weijian Shan(单伟建)
▉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我2023年阅读体验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本书的作者单伟建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内地背景的金融家,从一个在戈壁滩上做赤脚医生、完全不懂英文的青年,被选拔为工农兵大学生,再到美国读大学并任教沃顿商学院,最后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金融家和投资人。他传奇的经历被他自己写入了一本回忆录《走出戈壁》(Out of the Gobi: My Story of China and America)。
在他成为美国新桥投资公司(Newbridge Capital)的执行合伙人后,他领导参与了收购并成功改造韩国第一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项目,这两个项目均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经典案例。单伟建先生把参与这两个项目的经历写成了两本精彩绝伦的书,一本是《金钱博弈-重振韩国第一银行内幕》(Money Games: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American Dealmakers Saved Korea’s Most Iconic Bank),另外一本就是我推荐的Money Machine: A Trailblazing American Venture in China。
单伟建先生写的前两本书都已经有中文版,而Money Machine: A Trailblazing American Venture in China暂时还没有中文版,但这本书里讲述的新桥投资公司控股深圳发展银行,并用几年时间重整深发展,最后卖给平安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单伟建先生高超的讲故事技巧,伴随了许多交易和谈判的细节,穿插了21世纪初中国金融行业的各个重要节点,恢弘且不失专业,将一个交易中可控和不可控的诸多因素都展现了出来。
我读这本书,真是停不下来,这本书不仅对金融从业者深有启发,对于律师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客户想法和商业思维的重要参考,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看完单伟建先生的这本书以及其前两本书(中英文版本都可以读一下,体验不同)。
▉ 金句
That said, we weren’t going to give up without a fight but we were unwilling to abandon hope, or to stop trying.
It was not over until it was over but I thought an unusual situation required unusual measures.
Nothing motivates a buyer more than the risk of losing to potential competition.
There are no problems that can’t be solved, but there are people who can’t solve problems.
0
0
0
----
推荐人:李肖 成都
书名:《繁花》
作者:金宇澄
▉ 推荐理由
《繁花》这部电视剧相信各位都听过,上海的同事都很着迷。小说缘起于向一座城市致敬,作者想写下两代人的上海故事,叙事时间涵跨了上海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叙事路线一从1960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另一条则自1980年到二十一世纪初,以三名童年好友的际遇,勾勒出上海市井生活的真实样貌,絮絮地描摹个中悲欢离合。有书评指小说叙事技巧卓越,被誉为继承了张爱玲的上海叙事,不仅重现了专属上海的当代清明上河图,更像是集上海男男女女命运的当代《红楼梦》。
▉ 金句
以前一直认为,人是一棵树,以后晓得,其实,人只是一张树叶,到了秋天,就落下来,一般就寻不到了。因为眼睛一霎,大家总要散的,树叶,总要落下来。
春病与春愁,何事年年有。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

推荐人:杨明皓 香港
书名:《Power and Progress》(《权力与进步》)
作者:[美]达伦·阿西莫格鲁/[美]西蒙·约翰逊
▉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达伦·阿西莫格鲁是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2012年,他与哈佛大学的詹姆斯·罗宾逊教授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困的根源》(中译本出版于2015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理解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著名学者吴敬琏、包刚升等,均撰文介绍、评论了该书。
2023年出版的《权力与进步》,由达伦·阿西莫格鲁教授与其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西蒙·约翰逊教授合著,它的副标题为“我们千年来与技术和繁荣的斗争”。本书梳理了过去一千年的经济史和科学技术进步史,以翔实的数据说明,技术进步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能否增进国家与人民的福祉,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框架。在此前的一千年中,新技术经常被精英阶层用来巩固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因此,如果未来想让技术带来普惠世人的广泛繁荣,必须要有促进经济和政治平等的制度。
▉ 金句
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提高人类的福祉,也可以用来加剧社会不平等。
在没有适当的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新技术往往会被少数人用来攫取权力和财富。
历史表明,只有当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相伴随时,才能真正带来广泛的繁荣。


推荐人:何远 杭州
书名:《翦商》
作者:李硕
▉ 推荐理由
翦商,为何要灭商?即将被人祭的俘虏心里会是什么样的呢?是愤怒、无助、恐惧,还是深深的怨恨?他们是带着对神灵虔诚的奉献与毅然决然的牺牲走向死亡,还是带着对商人无限的仇恨与对死亡的恐惧走向末日的呢?
在商人眼中,人祭是那么习以为常,这种行为对于商朝的力量是那么重要。他们侍奉神灵,国王率民以事神。死亡成为虔诚与力量的砝码,惩罚成为权力与正统的根基。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商人的血祭宗教是被周公终结的,但周公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他还要抹杀关于它的记忆,防止它死灰复燃。”
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人们看到人祭是多么司空见惯,他们内心中又觉得人祭是多么的重要,以至于周公需要用最极端的方式阻止其死灰复燃。毁灭殷都,拆分商人族群,销毁甲骨文记录。今天这段尘封的历史再次打开,我们能体会到人祭俘虏的悲凉与恐惧,人类对生命的渴望镌刻在我们基因中不曾改变。利器与人骨的摩擦声尖利而持久,让我们毛骨悚然,极度不适。是什么让商朝司空见惯的人祭彻底没有了生机,它不再有任何观众。人们可能质疑周公多此一举,或者为在历史中消逝的故事与文物感到惋惜。
我们并不是历史的旁观者,我们是历史的后代,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认知与信仰都曾经被那段尘封的历史所塑造。
“概而言之,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
越是接近商文化的残酷真相,越是看到商人对人祭之层见叠出,我就震撼于历史的厚重,并感激文明之进步。我们今天最普通的认知都可能伴随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与血腥的斗争。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武王在牧野誓师,他说我们的队伍最兴旺。那个古战场或许和今天的我们无关,但我们受此贻恩。
▉ 金句
商人的血祭宗教是被周公终结的,但周公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他还要抹杀关于它的记忆,防止它死灰复燃。
概而言之,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

推荐人:铁梦 北京
书名:《沙丘》
作者:[美]弗兰克·赫伯特
▉ 推荐理由
《沙丘》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媲美我们眼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化经典。另一部巨著《魔戒》,相当于我们的《西游记》。也正是因为这种地位,后代作品都在借镜,电影《冰与火之歌》和《星球大战》无处不在的各种致敬。
《沙丘》设定沙丘世界为一个帝国,而帝国的核心是很多个家族。其中最大的家族有三个,主角所在的就是其中一个,故事就是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套路都是豪门之后的崛起复仇。你去看西方的《哈姆莱特》,东方的《伍子胥》《赵氏孤儿》也是这个剧情,甚至金庸《倚天屠龙记》也是这个剧情。可见豪门倾轧、孤儿复仇的故事在东西方从来都是一个叫座的小说主线。不过某种意义上讲,《倚天屠龙记》和《沙丘》更像,因为涉及一个超级复杂的话题,借宗教来取得领地。全套小说涉及环境伦理、神话学、伊斯兰文化、救世主信仰及人类意识,让这套书成为小说界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沙丘》是伟大的艺术创作,却是现实世界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
▉ 金句
如果你过分地适应于某种东西,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会萎缩。我们所做的限制了我们自己。
石头是重的,沙是沉的,但一个傻瓜的愤怒比两者更沉。多少次,人们的愤怒让他们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世上并没有笔直通向终点的路。攀登一座高山,你需要爬几步来证明这是一座山。站在山顶,你看不到山。
推荐人:杨明皓 香港
书名:《永恒的终结》(The End of Eternity)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推荐理由
作为东亚文化圈人员,看完《三体》故事后,我有时会想美国已经让旅行者号带着地球信息在太空飞翔了几十年,他们会不会有些后悔并对人类有负罪感。这本美国1955年的科幻小说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一个底层的价值思考,即纵使上升至全人类,为了一种安稳的确定性去抹杀未来的可能性是否正义。我想东西方本身便从各自文化对正义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最终结论应该由后代人去做出,毕竟他们是不同“正义行为”的承受主体,也有发言权。
▉ 金句
在消弭人类灾难痛苦的同时,永恒时空也消除了人类走向辉煌的可能。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走向发展的高峰。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


推荐人:王乙名 北京
书名:《规则为什么会失败》
作者:[荷]本雅明·范·罗伊/[美]亚当·费恩
▉ 推荐理由
两位作者都是法学院的教授,但在本书中,他们跳出法学领域,探讨的从行为经济学分析法律规则失效的原因与对策。两位作者认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考虑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趋利避害、有限理性、社会偏好等,否则规则就有可能失效。只有充分考虑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因素,才能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规则。
▉ 金句
人们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处置不当行为时,很容易受自身是非观的影响。不幸的是,我们都很容易让偏好、直觉决定自己认为什么是真正有效的。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好人,或至少自认为德行无亏的人,也可能无意间做出坏事。

推荐人:何远 杭州
书名:《黑塞书信集》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 推荐理由
本书收录了黑塞自1892年到1962年长达70年的书信中有代表性的信件,记录了黑塞与家人的日常通信,与同时代大家如茨威格、罗曼•罗兰、托马斯•曼等人的交往,对个体与集体、写作、文学、时事、战争、社会的观察和见解等。这些书信见证了黑塞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平与经历,也呈现出半个多世纪历史交替与文化变迁的轨迹。在这些信件中,黑塞有时谈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看法,有时发表对社会问题的意见,有时则以散文的语言描绘自然风景、抒发人生感悟,娓娓道来,流畅生动。这些信件将黑塞还原放置于他所处的时代,立体呈现其与同时代人交错的精神世界。
▉ 金句
你会有一个决定,而不必犹豫没有安全感。你也将以失去自由为代价进入一个顺利的进程。事情只能是这样,我们不会获得天上掉下的馅饼,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以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血。
对我最重要的永远是表达我认为合乎人性的东西,我感受到现象世界的易失,人是地球的过客,这种感受又同存在的珍贵美好,以及静默的对整体目的和向上发展的信仰联系在一起。

推荐人:徐致远 南京
书名:《Excellent Advice For Living:Wisdom I Wish I’d Known Earlier》
作者:[美]Kevin Kelly
▉ 推荐理由
凯文·凯利(K.K.)是赛博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影响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无数知名人士,他之前的好多本关于科技、社会和经济的前沿思考书籍,包含了诸多神奇的被印证了的对未来的“预言”。他的代表作包括《失控》(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和《必然》(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我想推荐的这本书是在他68岁生日时开始动笔为已经成年的子女写下的一些人生建议,是那些他希望自己能早点知道的人生智慧,也能让孩子们早点知道。写起来之后,他才发现他有更多想说的,所以这本书就是他接下来几年间不断写下的人生建议。当我为了推荐这本书去查阅豆瓣条目时,才发现这个本书已经有了中文版《宝贵的人生建议:我希望早点知道的智慧》。
我觉得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就在于,你可以随时拿起来,无论是在工作间隙,还是在茶余饭后,翻开一页,就有不同的智慧箴言。你可以很放松地看到一些有趣的智慧,有时候又有醍醐灌顶之感,有些金句对工作很有帮助,有些金句是人生难得的体悟,而且常看常新。最重要的就是,翻开它,享受它,随之享受人生。
▉ 金句
我摘取金句时就是随意翻开这本书,摊开来的110-111页上面的三个句子:
Speak confidently as if you are right, but listen carefully as if you are wrong.
Productivity is often a distraction. Don’t aim for better ways to get through your task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Instead aim for better tasks that you never want to stop doing.
Your enjoyment of travel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of your luggage. This is 100% true of backpacking. It is liberating to realize how little you really need.





推荐人:李肖 成都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你踯躅不前也可收获勇气
即使你彷徨无助也可寻觅希望
哪怕你深陷泥潭也可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