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聚焦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首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尊重商业秘密、遵守商业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
许懿律师结合大量司法判例,对商业秘密案件的几个“痛点”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包括如何具体界定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不为公众知悉”要件的证明、何为“有效”及“相应”的保密措施等。此外,针对商业秘密案件长期以来原告胜诉率偏低的特点,许律师介绍了近年来立法、司法实践中一系列有助于权利人提高商业秘密案件维权成功率的最新举措,包括举证责任向侵权人的适时转移、举证妨碍规则的运用、惩罚性赔偿、裁量性赔偿的裁判思路、行为保全等程序性措施的组合救济、刑事行政程序的协同保护等。

许律师认为,企业在搭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时,应当加强“证据效力意识”“多样化维权路径意识”“动态调整意识”。“证据效力意识”是指,根据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的特点,区分受权利人控制的内部性载体和进入市场流通的外部性载体,采取相对应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并对采取的保护措施建立定期证据留存制度,如确认员工对载有相应保密制度的文件的签收状态达成证据闭环;“多样化维权路径意识”是指,对于维权路径的选择,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积极调用刑事、行政等多元手段形成组合救济,对于事实和法律关系相对清晰的案件,行政投诉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更具性价比,且不影响权利人向侵权人主张民事赔偿责任;“动态调整意识”是指对于商业秘密的内容和定级,建议设立专人专岗根据企业业务的发展和相关领域的技术更新情况进行定期回顾和调整。
通过此次讲座,使企业进一步正确认识商业秘密,提高了商业秘密保护意识,讲座收到来自蒙牛乳业等企业的良好反馈。
主讲人简介
许懿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学士及民事诉讼法硕士学位。加入竞天公诚前,许律师曾在法院和知识产权业务领先的律所工作多年。
许律师拥有15年以上知识产权审判及诉讼经验,以及为世界500强客户提供个性化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丰富经验。她主办了一系列业内具有典型意义的知产诉讼案件,包括为多个客户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取得千万级高额赔偿、在各地法院基于不同情形取得及时救济的临时禁令、在平行进口、反法原则性条款适用等多个新类型案件中为客户取得突破性胜诉,并通过民事二审、再审程序、行政程序等为客户逆转不利判决,多个案件获评上海、江苏、广东、杭州等省市的十大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她服务过的客户包括亚马逊、New Balance、星巴克、环球影视、汉高、新西兰佳沛、亚特兰蒂斯、达能、Burberry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覆盖互联网、娱乐、运动、食品、玩具、工业、奢侈品、农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许律师还担任上海政法学院兼职教师、参与撰写了上海高院《庭审驾驭》等书籍,并在《人民司法》《中国知识产权》《知产力》等专业媒体上发表多篇专业文章。